用户名: 密 码:
· 设为首页 · 加入收藏
民生网
 
站长/总编:姜柏年    网站总监:敖萧言    站内搜索:
社会聚焦   首页 >> 社会聚焦 >> 正文  
人民日报:农村青壮年劳力流失 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
信息来源:人民日报  | 作者:rmrb |  人气:1474 | 发布时间:2016/11/7 13:51:53
页面功能: 【字体:  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 

人民日报11月6日消息,当农村空心化、老龄化凸显,明天谁来种地?当农产品价格“天花板”和资源硬约束的“地板”日益趋紧,谁能种好地?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刘天金表示,在当前农业形势下,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,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。

谁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?

吸引“新农”,提升“老农”,打造高素质农业生产队伍

戴着黑框眼镜,一身入时装扮,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的钱昕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。大学毕业后,他选择返乡创业,建立了向日葵生态农业公司。虽是务农新手,但谈起自家农场时头头是道:“我流转了1000多亩地,主要种水稻,最近价格稳定,效益不错。而且当地给予大力支持,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备齐全,实现了旱涝保收。”

农场规模不断壮大,钱昕有了新想法。“城里人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,我从山东寿光请来专家,种植无公害果蔬,还发展休闲农业,吸引更多人来农场采摘、游玩。”

“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很简单。”他说,经过遴选、考核和回访,合格后就能领证。有了新身份,参加了不少培训,不仅得到悉心指导,还能开阔眼界,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一批“戴眼镜”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涌现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、返乡农民工、退伍军人成为“新农”。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,据对2015年申报的1.3万名青年农场主统计,大专以上学历超过三成,整体素质高。年轻人把新技术、新理念带到农村,为现代农业注入新鲜血液,他们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经验丰富的“老农”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吸纳对象。宋孝印来自山东菏泽曹县,是一位种地老把式。今年以来,玉米行情低迷,当地的农民受损不少。他和山东农科院合作实验“4+3”种植,即4垄花生加3垄玉米。“经过测产验收,每亩玉米产量1000斤,花生300斤。玉米每斤7毛钱左右,花生每斤能达到2.7元,算下来每亩能够增收500元以上。这让我意识到种好地还得靠科技。”在宋孝印的带领下,这种模式在当地得到推广。

2013年,经过当地农业部门的推荐,宋孝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,“俺种地在行,符合‘职业’标准。要成为‘新型’,还得多多参加培训,了解农业新形势,接受新理念,不断提升自己,更好地发挥带头人作用。”

根据农业部要求,新型职业农民以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人为培育对象,分地区、分产业、分类型遴选,并建立个人档案。张桃林介绍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一方面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,利用5年时间轮训一遍,每年培训100万人。另一方面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,年龄在18—45周岁之间,每年培养1万名青年,形成一支创业能力强、技能水平高、带动作用大的青年农场主队伍。

新型职业农民有哪些需求?

瞄准技术指导和市场服务,加快构建支持体系

作为探索现代农业的先行军,新型职业农民有不少烦恼。

来自四川巴中平昌县的李敏是福盛种植合作社负责人,种植了1000多亩的玉米。最近,李敏在谋划转型,“单单种植玉米的效益并不高,当地山多,地块破碎,难以实现机械化,人工成本高。”

李敏发现,当地超市卖的黑豆多是外地产的,他决定种植黑豆。此外,李敏还准备成立酿酒厂,发展红高粱深加工。

种植新品种,难题不少。“选种是大问题,当地种子品质不太好,也不敢随便在市场购买,害怕不符合水土。农业部门提供了优质种子,希望以后能多提供技术指导。”

“90后”许世英是湖北黄冈一家蔬菜大棚的总经理。创业初期,他每天为资金发愁,听别人说返乡创业有补贴,赶紧去打听,跑了好几趟,一无所获。

许世英参加了当地的青年农场主培训项目,“蔬菜设施农业的补贴条件要求规模达50亩以上,而且政策侧重补贴粮食生产。学习时间不长,通过老师详细讲解,我找到了补贴政策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。如果培训班能发挥农民和政府的桥梁作用,多反映我们的困难,制定更能反映农民需求的政策就更好了。”

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余亮彬深有感触:“学员们普遍遇到投资迟迟不见效益的问题,不少人开始打退堂鼓,我们及时提供了产业形势的课程,帮他们提振信心。”

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是让农民告别传统的“身份”称谓,从事体面、令人羡慕的职业。但他们的产业规模大,承担的自然和市场风险也大,对技术指导、政策扶持和市场服务的需求强烈。

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说,各地可出台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,把他们扶上马,再送一程。“再过10至20年,新型职业农民将是现代农业主要依靠的力量,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政府支持体系,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为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。”

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?

加强农广校建设,完善遴选、培训、追踪服务等环节

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,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,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。2012年农业部选择100个农业县开展试点,到2015年已扩大到487个县,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、多方参与的“一主多元”教育培训体系。

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事业,包括申报遴选、教育培训和追踪管理等。各地农广校都在不断探索,也面临亟待解决的一些新课题。”刘天金说。

有的地方存在农民报到率不高、参加培训积极性不足的问题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学院承担了一项青年农民培训,开班后报到率不高。一方面,部分青年农民的技术比较成熟,文化水平较高,参加培训的需求不强。另一方面,创业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环节,周期长,有的还要到外地,学员无暇顾及。

刘天金认为,提升培训项目的含金量,才能增强对学员的吸引力。首先要以农民需求为核心,鼓励学员自主申报,避免行政指派。其次,将培训与解决问题相结合,对接相关职能部门,提升培训的实用性。黄冈市农业广播学校探索与各行业部门、科研机构对接,联合培养,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。

在教育培训上,存在教学内容简单重复、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。刘天金说,农广校承担全国一半以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,但有些地区的农广校在机构职能、教学条件、师资队伍等方面还较为薄弱。

刘天金说,未来要加强农广校的队伍建设,建立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,选择科研院校、大型企业的专家合作,创新培育方式,改进教学内容。另一方面,聚合多方资源,鼓励高校、企业、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参与到培育工作中。

黄冈市农广校校长陈中建认为,接受培训只是起点,在创业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,这需要与农广校等机构建立起长期联系机制,及时获取技术、市场和政策等信息。

“后期跟踪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。一是学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;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欠缺。靠培训机构单打独斗,常常有心无力。”陈中建说。

张桃林说,2012年至2016年,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做出了部署,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。期待各地农业部门继续支持农广校各项工作,使农广校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门机构。

上一篇: 普通高职招生院校明年全面实施分类考试招生
下一篇: 央视曝光九寨沟旅游黑幕:回扣最高60%
最新评论    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共 0 页 0 条信息
发表评论    
请在登录后,对本篇文章进行评论,如没有账号请注册
  今日要闻
中央网信办专项整治“自媒体”发布…
中纪委再标红线!公职人员下班后,…
陕西韩城:市人社局持续开展“助力…
韩城市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第二次…
跨越时光的援手:一场温暖人心的同…
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习近…
韩城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
政协韩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…
韩城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
政协韩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…
  推荐信息
1. 政协韩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…
2. 韩城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
3. 政协韩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…
4. 陕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招商推介会韩…
5.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(全文)
6.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…
7. 习近平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…
8. 一次性筷子卫生吗 医生:二氧化硫…
9. 打官司请律师心里得有“谱” 这些…
10. 对不要脸的痞子“座霸”不应留情面
11. 孩子何时入学,真没必要一刀切
12. 电信套餐是优惠还是挖坑,你说呢
13. 新华社质问公摊面积伤民,如此坑的…
14. 拒发高温津贴等同于拖欠工资
15. 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:文章不会…
16. 【国际锐评】美国智库:美国有可能…
17. 人民论坛:让休假成为惯例
18. 老师管教学生被打,师道尊严哪去了
19. “不限流量”套餐不应只是“广告词…
20. “回T退订”成摆设,说好的诚信呢…
投稿邮箱:1014149987@qq.com 投诉热线:18609137869 监督热线:15609137869
法律顾问:陕西建宾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亚盾 版权所有:民生焦点关注网 陕ICP备11013579号 http://beian.miit.gov.cn/